(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沈春蕾)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开展合作,提出对银河系旋臂形态的新认识。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
“我们的研究结果改变了人们对银河系旋臂结构的传统认知。”论文作者、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徐烨告诉《中国科学报》,“论文发表半个多月以来成为该杂志10篇阅读量最大的论文之一,引发全球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据悉,宇宙中旋涡星系的形态主要分为宏象、多旋臂和絮状三种旋涡结构。在类银河系的多旋臂星系中,较为常见的是内部两旋臂和外部多旋臂的形态(约占83%),四条旋臂均从内到外的形态是非常罕见的(约占2%),而此前天文学界普遍认为银河系正是属于后一种特殊形态。
由于人类身处银河系中,多重结构在视线方向重叠使得人们无法从鸟瞰角度直接观察银河系的形态。徐烨等人综合利用目前所能获得的全部高精度天体测量数据,以天体脉泽、年轻恒星和疏散星团等作为定位旋臂的“灯塔”,重新描绘银河系旋臂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银河系具有多旋臂形态,其内部由英仙臂和矩尺臂两条旋臂对称向外延伸,在外部分叉并形成包括半人马臂、人马臂、船底臂和本地臂等在内的多条长而不规则的旋臂段。
徐烨等人的研究发现,银河系更像是一个普通多旋臂星系,由内部对称两旋臂和外部多条不规则旋臂组成,而非之前被广泛认同的四条旋臂均从内到外的特殊形态。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3847/1538-4357/acc45c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