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政府、厂家和媒体都在大力宣传推广电动轻卡的好处,为何新电动轻卡的市场渗透率一直不高?也就是说,目前电动轻卡存在着“叫好不叫座”的现象。
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1-5月),电动轻卡的市场渗透率分别为2.3%、0.9%、0.70%、1.7%、4.8%和2.1%。
(资料图)
近年电动轻卡市场渗透率如下:
可见在近6年中,电动轻卡市场渗透率最高的是2022年,也没有超过5%,2023年1-5月才只有2.1%,比2022年低了不少。有人或许会说,这与今年的新能源购置补贴取消有关,那前几年在补贴一直较高的情况下,电动轻卡的市场渗透率不照样很低吗?这又如何解释?
带着这样的疑问,电卡观察近期调查了一些大城市的电动轻卡经销商和终端用户,探究一下电动轻卡市场推广量低的原因。
因为目前电动轻卡的主要推广应用是在大城市,且电动轻卡一线经销商和终端使用客户最有发言权,他们反映的问题最符合市场的客观真实情况。
一、政策限制,购买电动轻卡是“无奈之举”
政府出于对环保效益的考量,大城市的燃油轻卡处处被限制,甚至“寸步难行”,即便买了燃油轻卡车辆,上牌、路权等都是问题。
相比之下,电动轻卡就受到特别“优待”。具体表现在上牌落户、路权等方面都对购车用户大开“绿灯”。不少在大城市内跑业务的货运企业,为了能继续承揽业务,在更换车辆时不得不考虑使用电动轻卡。
电卡观察在调研北京的一位私营物流运输公司老板时,他回忆当初公司购买电动轻卡时的具体情况。
据这位老板反映,2022年10月,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明确规定,要大力推进机动车“油换电”,对于办理货车通行证的4.5吨以下物流配送车辆必须基本使用新能源汽车。不仅如此,从2022年底起,北京对新增燃油车停发货车通行证,对已经发放通行证的燃油轻卡车辆,其资质转移到新能源车型上。
在这种“一刀切”的政策大背景下,为了扩大业务,这家北京物流公司老板不得已先后采购了25辆电动轻卡。如果没有政策限制,他坦言仍然会采购燃油轻卡,毕竟燃油轻卡提速快、有劲,也不存半路上突然没电、车辆出现“趴窝”的尴尬。特别在冬天,他对电动轻卡充满着担心。
二、电动轻卡价格太高,运营成本与燃油车相比不具有明显优势
根据电卡观察了解到的当前真实情况,目前每辆电动轻卡车辆价格比同样吨位的燃油车要高出7-10万元。比燃油车高出的价格部分,如果要靠电动轻卡较低的运营成本来抵消,恐怕要很长一段时间。
更何况目前“车多货少”矛盾大,市内货源不多,业务比较淡,赚钱相当不容易,要靠电动轻卡较低的运营成本省下来的钱来弥补这块高出的价格成本,对部分电动轻卡用户来讲,非常不容易且充满着变数。
仔细算起来,电动轻卡的综合运营成本与燃油轻卡比较没有明显的优势。这可能是目前电动轻卡“叫好不叫座”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调研中,有位用电动轻卡从事轻抛物运输的企业负责人给电卡观察算了一笔账:
日常运营中,他的每辆电动轻卡用车成平均本大约在0.75元/公里,这个成本与同吨位的燃油轻卡相比相差不多,真实情况不像造车企业和媒体、专家宣传的那样具有明显的经济性。
这位企业负责人的电动轻卡车辆平时只能靠公共充电桩来充电补能,与其他大部分使用新能源轻企业一样没有独立的补能场地,这样就拉高了电动轻卡的用电成本。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最便宜的商业用电充电桩大约为1.7元/每度电,加上充电时停车场地费用另算,这些费用全部摊进去的话,电动轻卡的运营成本不比燃油轻卡低。
在这种情况下,电卡观察试探性地问了一句,为啥不自己搞一个补能场地,利用晚上波谷期间的电价进行充电?这位企业负责人又算了一笔账,在上海(这位企业负责人是上海的)这样的“寸土寸金”的大城市,要想申请一块地皮单独作为充电场地,费用是比较高的,而且审批手续相当复杂和繁琐,无论是资金成本还是时间成本都是他这样的小企业主根本无法承受的。更何况,利用晚上波谷充电,虽然节省了一点电价费用,但物流公司要支付昂贵的人工费用,几乎划不来。
另外,自建充电桩,还需要向国家电网申请大功率变压器,这又得一笔费用,再把这笔费用算进去,那电动轻卡的运营成本就更高了。
三、投保难,且保险费用昂贵
电卡观察在调研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比较“奇葩”真实的现象:新能能源轻卡投保不易,也就是说一般保险公司不太愿意承接电动轻卡的保险业务,即便找到愿意承保的商业保险公司,但每辆车的保险费用也要比同类型的燃油轻卡高出8500元/年。
据了解,保险公司不愿意承接电动轻卡保险业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是目前电动轻卡安全性不高,经常发生起火事故,出险频率太高。
二是电动轻卡承保的价格一般比燃油车辆价格要高,保险赔付率要高于传统油车。
三是保险公司缺乏有效的历史数据积累。保险定价是基于大数据法则的,而海外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也不成熟,保险公司收集到的样本数据偏少,要对新能源汽车制定单独的保费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
客观的说,现实中电动轻卡的保养成本比燃油轻卡要低,但其每年高出的保险费用就足以抵消燃油轻卡车辆的保养费用。如果不是为了解决“路权”问题,单从经济效益上看,恐怕目前愿意购买电动轻卡的人更少。
四、安全问题频发,用户对电动物流轻卡车辆安全问题存在质疑、认可度降低
电卡观察调研过程中还发现,部分用户对电动物流轻卡车辆的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信任。
事实上,不少客户反映质量与安全问题是目前纯电动物流轻卡车辆的一大短板。由于行业处于成长阶段,产品有一个成熟的过程,现阶段新能源物流车的质量、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而且由于现在行业“鱼龙混杂”,不排除有一部分企业存在粗制滥造的情况。事实证明,动力电池安全问题是引起电动轻卡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根据欧阳明高院士介绍,电动车充电时发生事故的比率较大。纯电动汽车充电时发生事故占比达到了29%,接近三成。而静置、行驶、涉水发生事故的比例分别为14%、14%、10%。
也就是说,安全问题频发,目前用户对电动轻卡物流车的安全问题仍存在质疑、认可度降低,对市电动轻卡市场有抵触情绪。
综上所述,电动轻卡价格过高、运营成本不可控、投保难、投保贵、车辆本身质量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恐怕电动轻卡“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一时难以彻底扭转。
在此电卡观察呼吁,要提高我国电动轻卡市场的渗透率,车企要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降低电动轻卡车辆成本和价格。
同时,还需要多部门协同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保险制度,让用户真正能从运营电动轻卡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电动轻卡的推广应用范围才能在我国更加全面的铺开。